时间:2025-04-0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4月8日盘前,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央汇金公司重磅发声。中央汇金明确了自己是资本市场上的“国家队”,发挥着类“平准基金”作用,并明确表态将“将坚定增持各类市场风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结构”。中国人民银行表示,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
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认为,这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正式构建起以中央汇金为核心、央行流动性支持为后盾的“平准基金”机制。央行同步宣布,将通过再贷款向汇金提供充足资金支持,形成“政策工具—资金渠道—市场操作”的闭环。
中央汇金作为国有金融资本受托管理机构,历史上多次在市场关键节点发挥“稳定器”作用。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增持四大行股份,2024年9月通过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再贷款工具稳定市场。此次政策升级后,其资金来源从自有资金、分红收入,扩展至央行再贷款支持,资金规模上限被彻底打开,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大幅增强。
4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将部分偿付能力充足率档位的权益类资产比例上限上调5%,最高可达50%。姚余栋认为,这一调整预计释放数千亿增量资金,并通过“集中度比例松绑+税延账户合并”等政策,引导保险资金精准投向新质生产力领域(如半导体、AI)。保险资金作为“耐心资本”,其长期属性与平准基金的逆周期操作形成互补,进一步夯实市场底部支撑。
姚余栋称,多部委协同,政策“组合拳”传递三大信号。一是制度性托底机制确立。中央汇金的类平准基金功能、央行再贷款工具、保险资金扩容形成“三级缓冲”,系统性风险防控能力显着提升。二是长期信心宣示。中央汇金强调“我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直指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误读。中央汇金明确表态“A股核心资产吸引力处于历史低位”,释放估值修复信号。三是金融改革深化。从“救急式干预”转向“常态化机制”,例如ETF增持的“逆周期调节属性”设计、保险资金“长周期考核”试点,推动资本市场从“政策市”向“制度市”转型。
此次政策“组合拳”的出台,正值美国大幅加税引发全球市场动荡之际。在姚余栋看来,通过中国版平准基金机制,不仅为国内市场筑起“防波堤”,更向全球传递“以开放对冲保护主义”的战略定力。央行、中央汇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协同发力,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稳定机制进入“2.0时代”。通过制度创新释放“耐心资本”活力,以市场化手段平抑波动,既为经济转型赢得时间窗口,也为全球金融治理贡献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