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医保新增8种慢特病可报销比例达95%门槛费取消有封顶线

时间:2025-08-2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2025年,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迎来重大改革。国家医疗保障局联合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通知,自9月1日起,将肺动脉高压、阿尔茨海默病等8种慢性病和特殊疾病纳入门诊慢特病保障范围,报销比例提升至95%,并取消起付线,设置年度支付限额。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向着“病有所医,医有所保”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预计将惠及全国超过3000万患者,大幅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此次改革的核心在于显着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以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为例,特效药利鲁唑年费用约12万元,新政策实施后患者自付费用仅为6000元,减少了近95%的负担。同样,对于每月需花费2.8万元购买靶向药物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张女士而言,年自付费用也从之前的33.6万元锐减至1.68万元,让她终于能够安心规范用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的负担也得到显着缓解,美金刚等对症药物以及护理成本的巨额支出将大幅降低,有效延缓病情进展,减轻家庭照护压力。 广东省医保局测算显示,尿毒症患者年均血液透析费用约9.5万元,新政下个人负担将从原来的2.85万元降至4750元,这对于许多家庭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改革不仅体现在报销比例的提高,更在于机制的优化。新政策取消了原有的200-800元不等的起付线%比例报销,并设置年度封顶线:恶性肿瘤等重特大疾病限额15万元,其他慢特病限额8万元。同时,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慢特病门诊费用实现跨省直接结算,医疗机构覆盖范围从2.1万家扩大至所有三级医院和县域医共体,有效解决了流动人口的报销难题,2024年跨省门诊结算人次已突破1.2亿。

  与日本、英国、美国等国家的医疗保障体系相比,我国此次改革体现出鲜明的特色。日本虽然覆盖所有罕见病,但个人仍需承担30%费用;英国NHS体系虽免费,但排队时间较长;美国商业保险模式下患者自付比例高达40?0%。我国采取的高报销比例、封顶线模式,在确保基金可持续运行的同时,显着降低了患者负担,被世界卫生组织评价为发展中国家建立高质量医疗保障体系的创新实践。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