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有一个说法,说中国的基础科学不成,但抄袭却往往比原来更优胜,说法就是:中国不识0至1,但却精于1至100。
以上的说法假定是事实,这衍生出两个问题:一,究竟是0至1难,还是1至100难?二,究竟是拥有0至1的能力的国家的力量较强,抑或拥有1至100的国家的力量较强?
我解答过一个千古难题:创业难,抑或守业难?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下一个定义:究竟“守业”指的是“守”多久?
如果是只守业一年半载,当然是创业难,如果是守业三五七年,那就很难说了。但如果好比日本的金刚组,从578年守到2006年,一共守了1,428年,那当然是守这业更难得多了。
同样原理,如果是0至5,至10,这比不上至1难,但如果是0至100,至1,000,那当然是更难过0至1了。
这又可以用另一个比喻:究竟是知难行易,抑或是知易行难?这问题很容易解答:有的事情知难行易,例如数学解题,有的事情知易行难,例如踩单车。
至于0至1,例如原子分裂,即是制造原子弹的原理,自从Otto Hahn和Friedrich Strassmann发现了其原理,现在连中学生也懂得了。可是,当年的美国是动用了全国的科学家,用了22亿美元,花了3年,才把原子弹造出来。
总括而言,0至1,也即是理论研究,要发明很难,然而一旦被发明,仿效就很容易了。再说,可以实质应用的基础理论大都在二十世纪初期被发现了,现时的最新理论,很多都是暂时难以用现代技术制造出来的未来科技。
反之,1至100,涉及太多太多的细节,可能要经过很多很多年的累积,方能累积到足够的知识。这好比晶片制造的原理也是谁都懂得,但是台积电累积的技术和知识却是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