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美专家:中方要不打中美战争就学历史上宋朝和美国签澶渊之盟

时间:2025-03-1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一直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从中国进入近代,鸦片战争中美国对中国的侵占。

  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看到中国的日益强大,才选择与中国建交和平友好关系。进入21世纪,中美关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中国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圆满结束,作为全球关于经济的重要论坛,他规划了疫情以后全球经济复苏的蓝图。

  在论坛上,一美国专家发言,中方不想中美战争,那就学学中国历史上的宋朝,和美国签澶渊之盟。此言论一出,也是引出各种议论。

  了解澶渊之盟的都知道这个词语是个什么意思,也是非常感谢那位美国专家,这么熟悉中国朝代的故事,也算是间接性地帮我们宣传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澶渊之盟是发生在北宋时期,讲的是北宋与辽国之间所签订的和平共处的盟约,光从字面上来看,确实很适合现在的中美关系。

  但其中还是有些小故事在里面的,待我讲给各位听。1042年,中国还处于北宋时期,当时存在着两个政权。

  一个就是宋真宗统治下的北宋,另一个是在其北边的以辽圣宗和辽太后为首的辽国。两个国家也是经常发生边境摩擦或小规模的战争。

  此时的金国一直臣服于辽国,奈何金国的实力越来越大,辽圣宗不得不计划占领北宋好壮大自己去跟金国对抗。

  于是就发起了对北宋的进攻,听到消息的宋真宗瞬间害怕,想着赶紧往南逃跑,其实这也怪不得宋真宗害怕。

  宋代的开国皇帝本就是将军出身,奈何在赵匡胤上位之后,害怕有将军功高盖主,夺了他的皇位,他立刻下令,削减军队,重视文臣。

  以至于后期的北宋没有能打的将军,就当宋真宗要南逃的时候,朝中大臣也是也是分成两派,一边是支持向南逃跑,一边是发起战争。

  宋真宗非常愿意往南逃跑,奈何有大臣想迎战。北宋有这么多年的发展底蕴,完全是不怕辽国的,可宋真宗害怕这场战争是个持久战,对北宋非常不利。

  宋真宗就不情不愿的对辽发起了进攻,北宋的攻势其实很猛,直接击杀辽将萧挞凛的头颅,这让辽军也是有些力不从心。

  北宋如果在这场战争中能再坚持一下,或许就能打破辽国。宋真宗不知道当时辽军的实力,他考虑到自己国库的紧张,就赶紧跑去议和。

  北宋是个战胜国,却要向辽国进贡白银和布匹,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的屈辱,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两国的和平发展。

  说出澶渊之盟的美国专家是着名的国际关系理论家兼哈佛大学教授艾利森,他认为中美的关系并非只有对抗,也可以进行管控动态矛盾来解决中美的关系。

  他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历史上的经验,尤其是中国历史上的澶渊之盟,他非常喜欢这个盟约,跟他的修昔底德陷阱理论非常相似。

  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方法通过签订协议,解决双方的动态矛盾,从而实现中美两国和平共处,达到双方都能进步的地步。

  她是非常强调这种盟约的关系,两个大国进行合作,会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麻烦。基于多方考虑,他就提出澶渊之盟。

  先不说中美双方哪个是辽,哪个是北宋,哪个给哪个供奉,在中国人民眼里,澶渊之盟就是个侮辱的象征。

  美国专家只是看到了澶渊之盟的经济好处,却没读懂其中的内涵,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魅力十足,艾利森的观点是片面的。

  从鸦片战争开始,美国对中国就一直施加压力,虽然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中美也是完成了建交,进入新时代中美关系一直发生摩擦。

  当前,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变得紧张起来,还具有对抗性,美方全方位施压给中方,美国也一直对中国是敌对态度

  因此,对于美国专家艾利森所提出的盟约并不适合现在的中美两国,光是其中的侮辱之意就让中国人民为之反对。

  中国必须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能为了满足别人的利益而进行妥协,如若真的签订,谁是辽国,谁是北宋也区分不出来。

  早在清政府时期,中国就与美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向他们赔付巨额白银,即使这样他们还是不满足,进而想控制中国的政治。

  我们只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求和,竟然成为了他们的得寸进尺的代价,这种卑劣行径给中国人民带来了苦痛的折磨。

  中美的关系并非只是相对抗的关系了,两个国家都不是以前的自己了,单独拎出来一个都是个复杂的矛盾体。

  为了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只解决对抗性的问题完全是不够的,更多是要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才能走得长远。

  中美两个国家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国,任何一个举动都关乎则着世界的发展,更是在处理国际事务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时代是向前发展的,中美关系对全球的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双方要好好的考虑对方的地位。

  中国的大国形象正在逐渐发挥着作用,美国要想真的与中国和平发展,就要放下全球第一的姿态,平等的与中国交流,中国也不会一直是拒绝的态度。

  很显然,美国专家所提出来的盟约是一种狭窄,错误的观点,必然不适合中国和美国现在之间的关系,中美的关系不可与当时辽和北宋之间作对比。

  我国也是希望美国放下姿态,平等的与中国进行谈判,即使是有些分歧,我们依旧还可以求同存异,共建世界的美好。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