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渤海之滨有一朵“红梅”在静静绽放

时间:2025-04-1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阳春四月,在渤海之滨、莱州湾畔的山东省烟台莱州市程郭学校,杨红梅老师很忙,她既要为学生们上综合实践课,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有趣的讲解,不仅深深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创新的热情。同时,还奔波到校外的大基山以及一些企业,为学生们联系实践基地,为孩子们全面发展筑梦……

  30年如一日。杨红梅由于教书育人成绩突出,先后被授予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齐鲁名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杰出中小学中青年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今年被评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然而,成绩的背后,却蕴藏着杨红梅不为人知的艰辛和付出。时间回到1995年,身为“师范特优生”的她,毅然放弃了留在市区的机会,回到乡镇成为一名乡村小学教师。

  随后,杨红梅先后在当地不少学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实践工作,她在正常的教学之外,带领学生们成立了小小发明家社团,开展科技活动。在她的指导下,学生们走出教室,走进田间,以大自然为课堂,进行小发明、小制作。这些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体验到了科学的乐趣,更让他们在科技创新类比赛中屡获佳绩。“我是小小发明家社团的一名成员,我非常喜欢杨老师上的课,在课堂上杨老师讲了许多案例和发明创新的知识,我收获很大。”学生宋羽菲说。

  此言不虚,杨红梅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中创造出了很多课题,在科技创新方面也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如学生由“家长做地瓜粉条时产生的地瓜残渣,不小心流到韭菜畦里反而使韭菜长得旺盛,还不生韭蛆”而受到启发,进行了“地瓜残渣作基肥驱杀韭蛆”对比试验,结果证明地瓜残渣不仅能驱杀韭蛆,还能使韭菜长得旺盛,且味道鲜美。该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据统计,截至今年4月份,由杨红梅参与或指导的科技成果,30年来近400余项。此外,她还指导学生们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先后荣获一、二等奖。

  2017年,杨红梅获评“山东省农村特级教师”,在到当地各个小学讲课的过程中,她觉得山区孩子们更需要她。“每次送课孩子们都恋恋不舍,说老师你可以留下来给我们上课吗;山区的老师们也很热情地挽留我。为了使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享受到优质的资源、优质的教育,我就下了决心,主动请缨到山区学校去支教。”杨红梅说。

  然而理想归理想,现实却很艰辛。来到郭家店镇中心小学支教后,杨红梅每天都要多耗费两个多小时,往返七十多公里的路程,有时赶上风雪天气,路上还很危险。

  到校后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上课的第二天,杨红梅就发现班级状况令人担忧,分班时学习成绩比平行班差15分之多,而且全班竟然有13名学生不交作业。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杨红梅决定用心关注孩子们的点滴细节,给予他们呵护。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红梅成了学生们心中的“知心妈妈”。学生们有什么话都愿意跟她说,她交代的事儿,学生们也都抢着去做。

  在支教过程中,有个叫徐柏森的孩子引起了杨红梅的注意。这个孩子个头比较矮小,平时不爱说话,也不和同学们交往,吃饭只吃一点点。经过了解,杨红梅得知,柏森3岁时妈妈就离开了,父亲常年在外地打工,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是个典型的留守儿童。这让杨红梅十分心疼。

  一天中午,杨红梅拉着柏森的手,把他带到办公室,拿出平时为孩子们准备的猪肉脯、烤鱼片等小食品,让他和午饭一起吃。柏森感动地说:“谢谢您,老师妈妈!”

  像这样的爱心故事还有很多……杨红梅老师,人如其名,在渤海之滨,莱州湾畔,一朵“红梅”一直在静静地绽放。(张蕾 祝涛 葛红普)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