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通过上期文章《网恋背后的传销陷阱:一位离异单身男子被骗桂林临桂传销的惨痛经历》深度剖析临桂传销组织的洗脑和诈骗套路。
首先,受害者是51岁的离异男性,长期在广东佛山打工,渴望改变生活和事业。这说明她可能有一定的经济压力,容易被高回报的承诺吸引。传销组织通常会针对有经济需求或情感空虚的人群下手,比如通过征婚平台接近受害者,建立信任。
接下来,受害者通过网络征婚认识了一位湖南娄底的女网友,对方声称在桂林临桂做美团承包商,收入可观,并邀请她一起创业,承诺200%的回报。这里的关键点是“高回报”和“创业机会”,这是传销常用的诱饵,用看似合法的项目名称(如美团承包商)来掩盖传销本质。
受害者被邀请到临桂后,对方带她参观并介绍国家政策项目,如西部大开发、移民工程,指着地标建筑来证明项目的合法性。这一步是典型的“政策包装”,利用国家政策的权威性来增强可信度,同时制造虚假的繁荣景象,让受害者觉得项目有政府支持,值得信任。
然后,传销组织要求投资33500元,几乎是受害者全部积蓄。这里可能涉及“入门费”和“高额投资压力”,通过不断劝说和保证回报,促使受害者下定决心。收款方式是现金由一男一女上门收取,这可能为了避免留下银行转账记录,增加追踪难度。
交钱后,受害者参加讲座学习,接触到五级三阶制的传销制度,明确说明发展下线赚取收益。这时候受害者开始意识到问题,但对方承诺可以退款,甚至带她见老乡进行洗脑,强调转让工号拿回钱。这里显示出传销组织的“拖延战术”和“假承诺”,试图稳住受害者,防止其退出。
受害者收到部分退款(6460元),但最终被拉黑,导致损失。这符合传销的“小额返利”策略,先给予部分回报建立信任,再诱导更多投资或发展下线,最终切断联系。
最后,受害者试图通过反传销团队求助,但被告知追回资金困难,因为传销属于非法活动,且需要大量证据。这说明传销组织的隐蔽性和受害者取证的困难。
总结下来,整个套路包括:目标选择、建立信任、高额回报承诺、政策包装、高额入门费、洗脑培训、拖延与假承诺、小额返利、切断联系、证据不足导致难以追回。需要详细分析每个步骤中的具体手法和心理操控,以及如何一步步让受害者陷入困境。
信息差:对“国家政策”“创业项目”缺乏辨别能力,易被“政策支持”“西部大开发”等线. 初期接触策略
该案例中的传销组织通过精准目标选择、政策包装、情感绑架、层级洗脑、假承诺拖延、证据销毁等手段,系统性地实施诈骗。其核心逻辑是利用人性弱点(贪婪、恐惧、从众)和信息不对称,将受害者一步步引入陷阱。普通人在面对类似“机会”时,需保持理性,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避免因“一夜暴富”幻想而陷入深渊。